毛豆的栽培技术,这种栽培方法能让毛豆早熟
2022/8/9 来源:不详白癜风患者爱心工程 http://m.39.net/pf/a_10713453.html
大家好,毛豆,又称枝豆,是一种作为蔬菜栽培的大豆。它是在未成熟的状态下收获,吃它的新鲜和嫩豆。大豆起源于中国,栽培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大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13%,在各类蔬菜中排名第一),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大豆栽培技术简单,属于省工省肥作物,生产成本低,供应周期长。自5月至10月上市,被认为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淡季蔬菜。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早熟毛豆栽培技术。
毛豆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0-25℃;毛豆种子的最低发芽温度为6-7℃,但发芽缓慢,易腐烂,出苗率低。最适发芽温度为c,苗期耐低温时间短。一般来说,真叶出现前抗寒性强,真叶出现后抗寒性弱。生长高峰期需要较高的气温,年是最适宜的气温。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为20℃左右,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0-28℃。23℃以下和29℃以上开花的花很少。低温下花期延长。14℃以下不能开花,生长后期对温度特别敏感。如果温度过高,生长将提前结束。如果气温骤降或秋霜来得早,种子就不会完全成熟。
早熟品种不需要严格的日照,春播和秋播都能开花结果,但早播的晚熟品种往往枝叶繁茂,很少开花结果。大豆是一种需要更多水分的作物。种子发芽需要更多的水。苗期抗旱。花期适宜干燥少雨。多雨时开花或开花容易落下或无果。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最需要肥料和水分的时期。土壤水分要求高于最大持水量的85%。如果低于70%,豆荚和谷类的数量就会减少,营养不足,雨量大,会造成大量豆荚脱落。大豆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砂质壤土和黏土可以耕种,但最好使用深的、富含有机质和钙的、中性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大豆需要更多的磷钾肥料。在缺钾地区,应注意增加钾肥的施用量,否则会出现缺钾现象。根据生长期的长短,毛豆可分为早、中、晚三个品种。早熟品种的生长期为90天左右,如上海的三月黄、山东的月毛豆、成都的白水豆、杭州的五月白、武汉的短脚早等;中熟品种的生长期为90-天,如西安的六月炒,南京的白毛六月黄等晚熟品种的生长期都在天以上,如山东的大庆豆油和乳油。大豆、青皮豆等早熟大豆品种应选择直接播种,但在春季,早熟大豆品种可先育秧后移栽。
具体管理技术如下:为保护根系,宜采用营养土或塑料营养钵育苗。床土可用于园林土中,不需施肥,以防止苗木过度生长。播种前要精心选种,选种整齐饱满、无损伤、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使出苗迅速、整齐。播种前给床土浇水。每孔播种3-4粒种子,深2-3厘米,覆盖土壤。苗床温度应保持在20摄氏度,土壤应保持湿润。当四片真叶展开时,应该把地栽上。大豆的育秧期约为30天。大豆和其他豆类蔬菜一样,轮作3-4年,不能连作。大豆种植区宜深耕20-30厘米。早熟栽培的冬闲地应在冬前深耕晒干,种植前应与春耕结合施用底肥。春播时如果使用留茬,应尽早清理田地,翻耕晒干,使土壤通风良好。
过去在大豆栽培中常忽略基肥的施用,但实践证明,施用基肥可获得高产。因此,在播种前应充分施用底肥,特别是磷钾肥。大豆标准施肥量为每平方米施氮3.34.7kg,施磷5.3-8kg,施钾6.4-10kg。在生产中,一般基肥用量为公斤优质有机肥和25-30公斤过磷酸钙硫酸钾。施完底肥后,用翻耕法将肥料和土壤混合,然后平整成1.2米宽的边界。边界用塑料薄膜覆盖着,以便种植或播种。苗木多在2月底3月初播种,4月中旬后栽种。早熟品种种植密度为20~25cm,晚熟品种种植密度为33cm。如果采用直播方式,应在局部霜冻后进行。
开沟或崩落应按排距进行。播种深度为35厘米,每平方米需播种5-8公斤。直播补苗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当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应按行距要求固定苗木,拔除弱苗木,保持苗木结实一致。一般来说,早熟品种应保持苗木密集。同时,田间秧苗齐全,秧苗齐全。出苗后应加强中耕,促进土壤温升,防止失水、杂草控制和土壤疏松。为了实现大豆高产,必须在封垄前进行多次中耕。结合中耕改良土壤,防止根系裸露或倒伏。苗期要注意排水,使土壤不太湿润,影响苗木生长。初花形成前,可根据情况施1-2次氮肥,使植株健壮,减少荚果损失。开花结荚期15-30天。在管理上,应重视水肥,保持土壤水分,促进籽粒灌浆,避免影响荚果饱满度。
浇水后,每平方米重复追肥一次,人粪尿-公斤,硫酸钾复合肥15-20公斤。后期可采用0.4%~0.5%磷酸二氢钾溶液在根外覆盖12次,防止过度倒伏,早熟,增产,可摘。采摘通常提前3-6天成熟,增产5-10%。大豆的收获标准是豆荚丰满,鼓鼓明显,豆荚仍绿。过度采收和过早采收低,过度采收和后期采收质量差。早熟大豆可在6月中旬收获。一般来说,每平方米可收获-公斤的嫩荚。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你对早熟毛豆栽培技术还有哪些疑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希望今天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感谢大家阅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