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余杭这位女子火了千万粉丝网红想来
2023/4/22 来源:不详前段时间,
火爆全网,拥有千万粉丝的
导游“小黑”来到余杭径山,
一走进村里,
竟让他直呼:想当上门女婿了!
小黑做客的人家,
有着三层的乡村小别墅,
门头是一个木制结构的小亭子,
刻着很诗意的名字“留香”。
站在门口,一脸笑容的女子
是这户人家的女主人刘香。
小黑的视频让不少网友人认识了
这位径山媳妇。
从笔友到爱人,15年前嫁到径山把自家打造成民宿年入三四十万
刘香是湖南湘潭人,
在机缘巧合下,
她认识了当时还在甘肃当兵的径山小伙,
通过做笔友写了三年书信,
开启了一段纸短情长的爱情故事。
15年前从湖南嫁到了径山。
初到径山时,
这里还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风景秀丽,但位置偏僻,出行不方便,
村民大多仅产茶贩茶为生,
最大的心愿便是能把自家茶叶卖了换钱。
也留不住年轻人。
在年,
他们家从径山上搬到了山下,
靠着政府补贴的多万,
造起如今这座小别墅。
近些年,美丽乡村的建设,
村里环境好了起来,来旅游的人也多了
一向能干的她,立马就想到了,
为什么不把自家的别墅打造成民宿呢!
说干就干,
她和家人进行了一番改造,
有了如今的“留香”民宿。
取名“留香”,是用了刘香的谐音,
两边的门联也很有寓意,
右边门联首尾连起来是“林宝”,
左边门联首尾连起来是“香琴”,
分别是公公婆婆的名字。
公公烧得一手好菜,
婆婆忙里忙外,种了两个大菜园。
一家人分工经营的民宿,
就更加有了温馨、亲切的感觉。
如今,依靠经营民宿,
一年也有了几十万的收入!
书画名家赐字、登上法国杂志...听说来的客人名头都还不小?
经过这几年的精心经营,
小小的家庭民宿也有了些名气,
不少人都慕名而来。
除了网红导游小黑,
来她家的客人很多名头都还不小,
还有不少书画名家给热情题字、赐画。
珍藏在家里的各个角落。
上面这幅《紫气东来》
就是当代书画名家李苦寒
今年来留香小住时留下的墨宝。
说起李苦寒可是大有来头,
年他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画的《黑猫与白猫》图
得到了邓小平爷爷的收藏。
左为书画名家李苦寒
可以说这就是古诗词里写的
“谈笑有鸿儒”了吧。
不仅如此,家中的高山云雾茶
还登上了法国杂志,
据刘香的婆婆香琴回忆说,
十几年前有一波法国客人来采访径山茶,
每天扛着摄像机和他们一起上山,
没想到上了法国的杂志。
这本杂志还是第二年采茶季时
客人专门从法国给他们带过来的,
疫情以前,
有法国客商每年都要来小住几天。
客人从法国带回的杂志
刘香家在径山上有90亩茶田,
每年产茶多斤。
平时由公公婆婆打理,
公公是做了一辈子茶叶的老茶人,
“每一颗茶都是要自己手工挥锅的,
是有脾气的老茶人。”
就是这样对做茶近乎严苛的讲究
得到了法国客商的尊敬和认可,
几乎每年都在他们家订购茶叶销往海外。
法国客人挑选茶叶
体验采茶、摸螺蛳、挖笋、抓鸡...村里的生态旅游资源被她盘活了
为什么很多人愿意来径山村游玩?
就算拼手速抢位也要来留香小住?
刘香笑了笑说,
因为他们来了我们家特别高兴,
我们村里风景好,
在我们家不仅是住宿,
还能体验到农家生活的乐趣。
“春天我带他们上山采茶,
挖笋、采田边的野草莓。
夏天夜观萤火虫,山林抓知了,
河边抓小鱼、摸螺蛳。
秋天采野柿子,看径山古道的秋景。
可以赏雪,围炉煮茶。
带客人上山挖笋/带客人田边摘野草莓
“外婆在山上养了多只鸡,
还能带小朋友体验抓鸡,
婆婆种了两个园子的菜,
客人想吃什么菜就去园子里摘来烧。”
老板娘刘香带天妹逛了婆婆的菜园,
可以说各种蔬菜应有尽有。
丝瓜、蒿菜、番薯、豇豆、毛豆
香菜、土豆、雪菜、小白菜、芦笋
......
天妹在菜园子里都看花了眼。
家里除了茶叶、家常菜,
家里很多农特产品也深受客人们喜爱。
天妹到的那天正好遇到
一群叔叔阿姨在留香家吃午餐,
来的时候两手空空,
走的时候大包小包拎得满满当当。
时下应季的番薯干,
成了抢手的明星产品。
刘香把乡村里随处可见的东西,
变成了体验感和乡间乐趣。
“思路要变,也要勤劳,
村里本身就有很多好的东西,
只要用心都可以发现。”
她是个很懂自然生活美学的人,
在屋子里里外外插了很多花,
和一些从山上摘下来的柿子树干,
客人既能欣赏到秋天的颜色,
也能随手摘下来吃。
教点茶、带团队,与邻居共享客源湖南媳妇成为了村里的大忙人
刘香从刚开始完全不懂茶文化,
到一路学习成为高级茶艺师和品茶员。
现在她除了招呼自家的茶叶和民宿生意,
还在村里的游客接待中心教客人点茶、
当起了本地导游,
也在镇里的小学兼职上点茶课。
“作为本地村民,
我有义务带客人们认识并了解径山,
既有一份额外的收入,
又能让他们在这里玩得开心。”
刘香带考察团队游览径山村
在刘香这里基本不愁客源,
老客带新客,客户变朋友。
客户们都催着她要“营业”,
一到节假日,
她还需要把客源推荐给邻居家。
因为家里的房子有一层用来自住,
只有四间客房。
有成团的客人过来住宿,
刘香会提前帮忙问几家挑选过的民宿,
“这样大家还能串门,
看看你那边有什么?我这边有什么?
大家走走逛逛,就像抽盲盒一样。
我也会带上些土特产
去看看住在邻居家的客人们,
就像朋友相处,有了人情味。”
看到周边阿姨家做的农副产品,
品质好没有销售渠道,
她也热心帮忙宣传,
力所能及地带动村里人增加收入。
而在径山村,
有很多像刘香这样
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
家家户户经营民宿、种植径山茶,
在推广宣传源远流长的径山茶的同时,
也开拓了一条共同致富之路。
径山村委书记俞荣华告诉天妹,
目前径山村总共有农家民宿86家,
合计约间,
年全年综合旅游人次30万人,
旅游综合收入预计0万,
其中村集体经济增量万,
村民过上了更富足、更舒适的生活。
如今走在径山村的村道上,
随处可见如画的景色,
满眼绿色的茶田,
还有家门口的高科技,
太阳能路灯、
可以给手机充电的太阳能休闲椅,
这么舒服的地方,
天妹自然是不能独享,
这不,为大家要来了独家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