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山我们村里的年轻创富带头人

2023/6/24 来源:不详

虽然身为黑龙江省河北商会的核心企业家,王宝山介绍自己和自己商品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我们村”。

他曾经是“我们村”——汤原县太平川乡竹青村香山屯——一名普通农民,如今,他成了“我们村”的村委会主任。

东北山村的贫困,让他从小就许下离开大山离开贫穷的愿望,凭借一身的精明,他从小生意做起,在河北老家建起了工厂,产品行销华北、东北地区,三十出头,就成了身家千万的小老板。

人富了,大城市里安家立业,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事业前景无限的王宝山,却把生意交给了妻子,自己一个人跑回老家,当上了“村倌”。

原因,复杂,也简单。

“山里还是太穷,我离开了大山,我自己富了,可乡亲们还没有富裕,我不能只顾自己,我得想办法带着他们一起富裕。”

山里娃离乡创业变成功企业家

王宝山离不开那山那水。

小的时候,香山屯里的贫苦生活,让话语不多但心思灵活的王宝山立下过誓言:想方设法也要离开这个穷山沟。初中毕业,他就跑到城里打工。只不过,别人打工是为了挣工资,他打工,是想了解信息、学习手艺、熟悉行情。短短四五年的时间,一个打工仔,凭着自己的精明和吃苦,从一个电器加工铺子开始,一步一步,开起了电器加工厂,在不同城市设立营销机构……那个时候的王宝山,自信而自豪。凭借精明和独到的眼光,他从一个打工仔成功跻身成了大老板。在他的人生构想中,生意还可以再做大一些,事业还能够再上几个台阶……总之,童年那段贫穷记忆已经远去,他甚至不愿意再去回想那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

然而,他却不得不面对那个山村。走得再远,事业干的再蒸蒸日上,父母依旧留守在那个小山村里,每次回家看望老人,就要面对那曾经的贫穷。

创业的经历让王宝山的视野开阔了许多,再回到小山村重新审视那山水之间的时候,他竟然意外的发现,原来,小山村并不真的穷困。香山屯坐落于小兴安岭南麓,这里林下资源丰富,药材、林蛙……王宝山从中发现了商机。年,他回乡承包了亩山地,意图通过中药种植、特色养殖等项目再给自己创出一个致富天地。

凭着用自己多年出外经商的经验和过人的胆识,王宝山回归山村,在大山深处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他要借助山区优势和旅游沿线的地理条件发展林下多元化产业,凭借山村旅游、种植中药材、发展特色养殖将这个“穷山村”变成财富聚集地。

回乡再创业又获成功

然而回乡创业对于王宝山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轻松。

山村资源好,但如何做出特色做出品牌?为了全力以赴发展林下经济,他卖掉了河北的企业,把哈尔滨的商业体系交给了妻子,只身一人回到山里。创业初期,很多人不理解,许多身边的朋友都劝他不要把钱扔在这个山沟里“有能耐的人都往外走,你王宝山咋还走回头路呢?”一开始,王宝山满腔热情,向身边的朋友描绘他心中规划的美好蓝图,但在遭遇一次又一次的质疑甚至嘲讽后,他学会了沉默。

在这个时期,除了朋友和家人的不理解,王宝山还要背负再创业的压力。面对再创业所需的大笔支出,王宝山不得不在每一处精打细算。以前住宾馆都得挑一挑,现在则是能省则省,必须时就找一个干净的旅店休息,而更多的时就在车里将就了。除了必要的应酬,饭店也很少去,出差的时候,车里带着饼干和水,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本已事业有成的王宝山仿佛又回到了“穷苦日子”。

为了节约开支,买来的挖掘机和装载机他自己练着开。由于基地离县城挺远,机械坏了不方便去修理部,就自己摸索着修理。山庄的工程可以找专业施工人员,而一些杂活他便自己接手干了起来,把自己“修炼”成了真正的万能工:电工、木工、水暖工、机械师。各种工具应有尽有,为此,邻近村子的乡亲经常到他这里来借工具。

王宝山的基地离他在哈尔滨的家公里,因为生意的缘故需要经常在哈尔滨和汤原之间往返,白天没时间,他就晚上开车,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赶路。为了节省高速通行费,基本上都是走国道。困了,就干嚼咖啡提提神,挺不住了就把车停靠在路边安全的地方休息一下。在哈尔滨办完事,休息到半夜再开车回山庄,到山庄正好亮天,不耽误工作。

经过几年的坚持不懈,王宝山的辛苦也终于有了回报。在他的苦心经营之下,基地的品牌效应开始显现,他的产品走出了汤原大山,卖到了哈尔滨、北京、上海。在诸多大城市的全国性展会上逐渐崭露头角。年,王宝山在香山屯建起了“宝山山庄”,开发了集餐饮、住宿、娱乐、垂钓于一体的观光性山村旅游景点,借助旅游沿线优势资源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为家乡的小山村增添了一笔色彩。

此后,王宝山开始兴建冷库、保鲜库等基础设施,开发山野菜、甜玉米、鲜食毛豆、元蘑等速冻产品,吸纳村民入股,带动周边村屯闲名以上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他建设山野菜加工厂,做木耳深加工,开发休闲山野菜,在全国一线城市开设旗舰店和供货批发站,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全力打造产业基地直供餐桌的营销模式,并充分利用家乡的红色旅游沿线,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王宝山的二次创业,成功了。

企业家竞选村主任带领乡亲共富

那个曾让他立志要逃离的小山村,给他带来了不尽的财富。

然而王宝山并没有满足。还是那个山,还是那个水,还是那些乡亲们,他富了,可山村依旧贫穷。

王宝山一个人在大亮子河边坐了好久。他看着这山这水,打定一个主意:竞选村主任,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他的这一决定,同样换来了身边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大家都劝他:生意刚刚上正轨,当了村主任,哪还有精力管自己的企业?对此,习惯沉默地王宝山并没有辩解,只是坚定地告诉所有劝他的人:“村主任当定了,不为别的,就为到时候我带着乡亲们做事的时候,效率高一些。”

王宝山认定:自己能办好企业,也能带着大伙共同富裕。

顺利当上村主任后,王宝山开始对村里的产业发展重新进行梳理。他认为,香山屯所在地竹青村地处山区,耕地少、无霜期短,虽然多年来一直大力发展地栽木耳,但并没有帮助乡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尤其是这两年周边村子也都相继开始发展地栽木耳,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上只有“种”而没有“销”,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乡亲们没有市场主动权,出力不赚钱,甚至有的人家赔钱。

经过多次考察,王宝山最终提出,竹青村还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利用得天独厚的林下资源,走出一条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思路。

王宝山从以前结识地吉林客户口中,得知那里在山上种植林下参效益非常好,他便开着车去长白山地区实地考察林下参和山野菜的种植。凭借多年地创业经历和经营企业地经验,他认定这个项目有很大的机会能够成功。回到竹青村,迫不及待的向乡亲们介绍林下种植加养殖项目,本以为众乡亲们会争先恐后的报名一起干,没想到竟然没有一个人响应。王宝山却并未因此气馁,他心想,乡亲们没看到项目的前景,也不敢冒险,那我王宝山就干出个样给他们看。

林下参是把人参种在山林下,不需要砍伐树木,不需要化肥农药,功效仅次于野山参。王宝山在自己的承包林里种植林下参亩,获得了可观效益。他把目光又转到了发展中药材,实验种植了白鲜皮、苍术等珍贵中药材,并栽植了10万株的刺嫩芽、刺五加等林下作物。在这个过程中他又发现林下养殖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林下养殖的溜达鸡和笨猪深受市场欢迎,之后又养殖了梅花鹿,增加了经济效益和观赏性。他向林场承包的10余千米河流养殖的林蛙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了林下种植养殖,共同走上了林下经济发展之路。王宝山不仅把自己积累的林下种植中药材及山野菜的经验无偿提供给大家,还注册了“宝山大哥”商标,着手打造属于乡亲们自己的品牌,立志要让小山村摆脱贫穷落后的帽子。

如今,王宝山又有了新的梦想:在村里修建一个绿色食品加工厂,通过统一品牌营销,带动乡亲们共同脱贫致富。

对这个梦想,王宝山觉得并不遥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5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