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海外汽车市场是油车的天下

2023/2/21 来源:不详

近年来,一些造成新势力和媒体拼命鼓吹电车,并把油车贬低为即将被淘汰的东西。正如戈培尔的名言“谎言千遍即真理”,这种半真半假的论调确实忽悠了很多人。

铁流认为,电能在制造、存储、传输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未来电能替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但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电能生产绿色廉价、电能存储技术、充放技术突破和安全性大幅提升。就当下锂离子电车的技术水平和我国火力发电占比超过七成的情况而言,大规模推广电车无论是技术成熟度,还是绿色环保,都与理想状态有较大差距。

必须强调的是,即便未来国内市场因政策因素强制打压油车,但在全球市场,油车依然是绝对主流。

北美

北美就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国家,加拿大地广人稀,而且天气寒冷,不适合普及现在的电车。美国则是因为油价便宜,而且美国汽车工业相对成熟、以及有百年汽车文化,汽车在美国主要是工具车,相对于面子和新潮,美国老百姓更重视实用性,电车更适合作为政客、明星、中产白左的玩具,而不是美国老百姓的工具车。

俄罗斯、北欧

俄罗斯地广人稀、气候寒冷,而且油价非常便宜,电车除了成为土豪猎奇的玩具之外,找不到其他切入市场,俄罗斯市场必然是油车称霸。北欧市场小,且气候寒冷,也不适合电车。

西欧、中欧、南欧

一般来说,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会被认为是电车的天然市场,因为这些国家白左遍地、相对富裕、基础设施较好。但就现在的情况下而言,电车只会是富人和白左中产的玩具。

对于减排,欧洲虽然嘴上喊得凶,但实际上根本不会做的。

以德国为例,在俄乌冲突后,德国已经重启火力发电了,并以煤炭为能源。波兰大量进口煤炭,还买到一大批假货。面对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警告:不要倒退到使用肮脏的化石燃料,德国充耳不闻。

在俄乌冲突后,欧洲天然气涨价15倍,进而引发电价暴涨(欧盟20%电力来源是天然气发电),一位华人在社交平台上吐槽电费贵了10倍,一个月要多欧元,根据德国劳动部门《年薪资报告》显示,德国月工资欧元,等于是每月六分之一收入交电费。注意这是月平均工资,是工薪族和资本家平均之后的月收入,普通德国人的收入只会比欧元低。

无独有偶,意大利的电价涨了5倍,一家意大利冰淇淋小店一个月电费高达多欧元,比去年7月翻了数倍。

在北溪被炸后,德国已经失去俄罗斯廉价能源供应,电价进一步飙升,捷克、法国都爆发示威游行,要求结束过高能源价格。在电价飙升的情况下,普通人不会去买电车。

受俄乌冲突影响,俄罗斯和西欧会长期处于对峙状态,北溪管道被炸直接掐断了德国廉价能源供给渠道,德国只能买美国贵几倍的天然气,1-2年内,德国乃至整个西欧、中欧、南欧能源价格不可能回到俄乌冲突前。

正是因此,一批西欧企业打算将工厂转移到中国。比如巴斯夫,就计划投资亿欧元在广东湛江建厂,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第三大的一体化生产基地。

另外,大众、宝马、奔驰的技术积累都在油车上,转换电车成本太高,触动的利益太多,大众前CEO迪斯就因为力主电车被解职,所以德系车企不会像德国标榜的时间表禁售油车,ID系列电车只会是小众,主流还是传统车型。

即便要禁售,最大的可能性是给传统油车加一个48V轻混方案当混动卖,以这种方式禁售油车。

必须说明的是,48V轻混方案对于省油一点意义都没有,只会让车辆启动快一些,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垃圾方案。

中东

中东一堆产油国,根本不差油,和我国相反,对于这些产油国而言,电相对油更加稀缺,当地人会以油车为主。诚然,不排除中东土豪电车当玩具,但就市场主流交通工具而言,中东国家会以油车为主。另外,中东还有叙利亚、也门、伊拉克这类被被战火摧残的国家,城市化为废墟,百废待兴,基础设施很差,电力供应很不稳定,油车更符合这些国家的客观条件。

拉美、东南亚、非洲、南亚

这些国家基础设施太差,少数土豪可以买电车作为玩具,但就交通工具而言,普通人必然选油车。

日本、韩国

日本和韩国汽车工业成熟,基础设施良好,老百姓相对有钱,其实是非常适合推广电车的,但是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财阀控制经济命脉,缺乏转型的动力,第二个是本土市场狭小,很难平摊新技术研发成本。

由于丰田和本田原来那套混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两田对纯电车不会太热衷,也不会像国产车那样花力气去搞DHT,毕竟现有的技术已经能躺着赚钱了,自然没必要去大改,加上日企普遍保守,两田在这一波大潮中反应迟钝也就自然而然了。

韩国企业搞了电车,但本国市场小,必须要走海外市场,结果被美国暴击——美国将韩国电动汽车被排除出《通胀削减法案》规定的税额减免对象清单。在法案通过前夕,现代、LG有、三星、SK举行了联合会议,要求韩国当局为进军美国的韩企提供支持,确保其享受无差别待遇。韩国要求美国将在韩国制造或组装的电动车和电池部件纳入美国税收优惠的范围,不过要求并未得到采纳。

另外,日本和韩国对电车的扶持远比中国政府低,因此,日韩电车的发展速度和成熟度会比中国慢。由于电车本身不成熟,以及日韩政府没有像中国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拉偏架扶持电车,这使电车很难通过市场竞争在日韩市场战胜油车。加上日韩油车产业发达,日本汽车市场本土品牌的销量占比高达97%,韩国民族情绪很强,中国电车想要在日韩大卖可能性很低。因此,日韩市场油车/混动在未来10年都是主流。

中国电车热是政策因素

我国这一波电车热,归根结底是政策因素。

我国力推电车换油车,主要是产业发展因素。

玩油车很难打败ABB等外商,大众、丰田、宝马、奔驰这些寡头从中国市场攫取了巨额利润,如果没有汽车产业获得的高利润,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实力都会大幅下滑,可以说,是中国市场养活了日本和德国一大批中等收入的汽车从业者和上游供应商。

因此,在政策制定上,必然是有所倾向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国产车的市场份额,打压国外车企。

这一点,从早些年的限制发动机排量,到如今以节能减排打击油车一脉相承。因为早年中国车企在发动机技术上和外商差距大,特别是大排量发动机,因此就通过排量税压制大排量车,导致中国普遍是小排量车,在中美俄这样的大国,这种现象是非常少见的。

如今,国产小排量发动机上来了,但变速箱还有差距,在品牌价值方面,ABB也很难触动,于是政策引导走混动和纯电的路线,通过全新研发混动发动机和混动变速箱,以及纯电车三电绕过国外寡头在油车上的技术积累,在全新赛道上开始赛跑。

这种改换赛道除了技术上重新赛跑之外,还可以削减ABB在混动/纯电时代的品牌价值,对外商的打击是近乎颠覆性的。因此,即便电车技术不成熟,即便油车技术成熟好用,政策大方向依旧是打击油车,发展混动和纯电车。

不过,这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电车技术不成熟,上位者在政策制定上肯定会有所考虑,不会强制一刀切,而是寻找一个平衡点,比如形成油车/混动:纯电车=7:3的格局。

结语

必须说明的一点是,我国汽车市场非常卷,法系车和韩系车已经凉了,美系通用和福特日子也不好过,德系和日系也开始降价促销。

国产车通过性价比把合资车卷的降价促销的同时,自己的利润也低,特别是以性价比著称的本土车企在中国市场利润很低,而海外市场,特别是那些经济水平不错,但汽车工业落后的国家,汽车堪称暴利。比如新加坡,本田思域可以卖到50万,特斯拉毛豆3售价约95万元。

就国产车来说,奇瑞年累计汽车销量达到44.9万辆,但全年净利润仅为.18万元,单车利润仅16.4元。

作为对比,奇瑞的星途凌云国内14万起步,在俄罗斯和奥迪A4一个价,星途销量也和奥迪差不多。

国内16.89万起步的揽月,在俄罗斯可以卖到40多万人民币,俄乌冲突后,由于失去了欧洲竞争对手,加上俄罗斯当地经销商加价,揽月可以卖到50多万。

我国出口英国的汽车均价为7万美元。

宝骏挂名爵车标在印度可以卖17万(国内卖7万)。

可以说,海外市场是暴利市场,ABB是怎么在中国市场收割的,国产车就怎么在海外收割。

全球来看,电车只会在中国市场有较大潜力,而且这主要还是政策带来的红利。即便如此,全球市场依然会以油车为主。

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汽车出口国,其中,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销售占比达到了24%。

诚然,中国市场很大,但海外市场更大,特别是那些去工业化、汽车产业落后的发达国家,卖车利润非常高。国内车企要有长远眼光,如果只做纯电车,就只能局限于国内市场,这等于是自绝于高利润的全球市场。

当下,不做电车是没眼光,放弃混动/油车是没脑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