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书记让村民生活越过越牛中工
2023/2/13 来源:不详主治白癜风疾病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06/7117848.html
-10-:41:56来源:新华日报
眼下,正是牛蒡秋播时节,记者来到“中国牛蒡之乡”——徐州市丰县范楼镇齐阁村。白墙黛瓦,炊烟袅袅,齐阁村被人们称为“画里乡村,梦里老家”。
“我是村里第一批靠牛蒡种植致富的人,刚开始试种两亩,那时七八元一斤,后来发现是个好路子,就扩大了种植规模。”村民王迪坤笑着说,他靠着牛蒡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离不开村党总支部书记曹修春。
齐阁村处于江苏最西北,是苏鲁豫皖四个省交汇处,过去是黄河故道荒沙地带的贫困村。上世纪90年代初,齐阁村从日本引种了菜用牛蒡。然而,落后的种植和管理理念,难以把握的市场变化,人力成本的大量浪费,让齐阁村的牛蒡种植产业一直没有形成规模。
“让牛蒡种植形成产业和规模,产业技术改革是关键。”初任齐阁村党总支副书记的曹修春,自年开始多次到日本参观、学习,了解国外农业种植机械化的先进技术,并引进多种日本种植农作物的先进机械。
“传统的牛蒡种植需要人工挖1米深的沟,不光费时费力,还会造成种子对阳光吸收的不均匀,从而导致产品商品率较低。”在徐州山崎农产品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曹修春自豪地告诉记者,从日本引进一套农作物种植机械需要近万元,但它不仅让下种效率提高了倍,更提升了牛蒡的产出率。
从牛蒡打沟机、种植机到出刨机械,在曹修春的带领下,齐阁村牛蒡种植现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解决了传统农业人海战术的问题,劳动力成本也大大降低。牛蒡产量和质量的提升,给牛蒡的生产、强村富民注入一针强心剂,然而要想保持牛蒡市场的稳定,还得从深加工、拓展市场空间入手。
曹修春得空就与农民促膝谈心,了解农民的愿望与呼声,经过多方调研,他向镇政府提出《拉长产业链条推进牛蒡产业发展的建议》,得到上级高度重视。目前,全镇已有10余家牛蒡加工企业投产。
为增强聚合效应,曹修春将镇里的韩东食品、旺达食品、康汇百年等牛蒡加工企业组成特色蔬菜联合体,在原有牛蒡出口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深加工,研发出牛蒡茶、牛蒡酱、牛蒡酒、牛蒡饮料、牛蒡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并在国内20多个城市设立产品销售网点。如今,联合体每年出口创汇万美元,年加工毛豆、青刀豆,牛蒡、西蓝花等2万吨,辐射基地1.5万亩,带动就业人以上。
牛蒡产业风生水起,村民们都亲切地称曹修春“牛蒡书记”。“沙土地里种出‘金’牛蒡,要让村里每一位村民享受到红利。”富裕起来的曹修春,在其创办的徐州山崎公司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不仅为齐阁村村民提供农作物种苗,还对村民种植的农作物进行保价收购。他还自掏腰包,带领建档立卡户到外地参观学习解放思想,积极给全村建档立卡户做思想工作、给予资金帮扶,全村户人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昔日建档立卡户吴长喜,由于儿子残疾,多年来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亲戚朋友很多债务,曹修春引导他种植牛蒡、西蓝花等经济作物,并帮他找销路。短短两年,吴长喜年收入超过10万元,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如今手里有钱了,曹书记又到农机公司给我争取补贴购买农业机械进行租赁,每年又增加了很多收入。”吴长喜说,现在他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还盖起两层别墅,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近些年,村里九成以上的村民种植牛蒡,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2.6万元。”曹修春表示,牛蒡种植让村民腰包鼓了,纷纷建起两层小楼房,买了小轿车,还购买了先进的机械设备。
目前,以齐阁村为中心,丰县建起1万多亩的牛蒡产业园,其中牛蒡现代化种植示范区亩。秉承“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的理念,曹修春带领村民走出一条高质量脱贫致富、产业富民的新路径,获评“全省扶贫济困奖”。他说,未来还将依托牛蒡产业园,不断延伸产业链,要让村民的生活像丰硕的牛蒡叶子一样,越来越美满,越来越“牛”。
新华日报记者张涛
新华日报通讯员赵娜
编辑:陈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