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老徽州,只为那一口臭鳜鱼

2023/9/23 来源:不详

老徽州,多少人梦中想去一次的地方。在知道老徽州之前,我却只知道黄山。以为黄山脚下,就是老徽州。或者说,我以为的老徽州,就是黄山。

一九九零年国庆,为了黄山的云海,为了黄山的奇松,将有限的资金,用了爬黄山。那时候选择旅行结婚,以为这辈子只有一次机会外出游玩。

晚上,住在了黄山宾馆。周边找不到饭店,只此一家。晚饭时看菜单,点了两道黄山特色菜:臭鳜鱼、黄山石鸡。石鸡原来是一种蛙类,一般般。臭鳜鱼上桌,更是不敢恭维。又累又饿的两个人,愣是各自挑了一块之后,放弃了。一筷子下去,整个人都不好了。重新点了香菇菜心,算是吃下了那顿晚饭。却对弃掉的臭鳜鱼念念难忘,毕竟花了四十多元钱。

小时候,最不喜欢的是臭豆腐乳。周边邻居有吃,去玩时转身出来。他,不应该呀。舟山有臭冬瓜糊,他不是从小吃到大吗?他说,他从不吃冬瓜糊。

第二次去黄山,不但爬了黄山,还逛了屯溪老街。又看到了臭鳜鱼,两人都想起了那年的新婚旅行。同时,还看到了另一特产毛豆腐。毛豆腐白绒绒的毛,比豆腐还厚。好吃吗?真的没想到,臭鳜鱼和毛豆腐,居然是黄山,不,应该是老徽州的代表性美味。一方水土一方人,既然能成为这里的特产,自有其道理。尝尝。

没想到,还能在十几年后,再次吃到臭鳜鱼。“老徽州的臭鳜鱼,不能错过的体验”。这样的广告,看了不止一次。对于已经走过一些地方的我来啊,品尝当地特色美味,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臭鳜鱼,必须吃!那天不但点了臭鳜鱼,还点了毛豆腐。

正想着,臭鳜鱼端到面前。这一次,有了心理准备。因为对臭鳜鱼的“臭”早有过体验,不会出现第一次的意想不到了。细细地挑一块放入口中品味,居然吃出了别一样的感觉。硬实的蒜瓣肉,比新鲜鳜鱼多了咀嚼的质感。臭中带香的奇特滋味,是徽商离开老家最难忘的滋味吗?

毛豆腐也是,味道与看到的长了白色毛乎乎的模样,不是一回事。毛豆腐的出现,据说和朱皇帝朱元璋有关,又一种版本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不过,走在老街上,随便到一个摊位前买一份刚刚煎出来的毛豆腐,边走边吃,别一番风味。

臭鳜鱼的来历,没有这么传奇。不过在没有冰箱等储藏品的年代,为避免新鲜的鳜鱼到市场前坏了,便在木桶里一层鳜鱼一层盐地码好,从渔船到餐桌的几天,正好让鱼经历了一次历练。这样的历练,保证了在鱼不变质的前提下,带了腌制品特有的鲜香。

那次在黄山和老徽州其它地方,又吃了两三次臭鳜鱼。人的奇怪与复杂性,在品尝臭鳜鱼的过程中,很明显地体现出来。每天一日三餐,大米饭加青菜豆腐,虽然好吃,却像空气与水一样,感觉不到存在。倒是对有异味的诸如酸苦辣咸麻等,吃了会上瘾。像有的人吃辣椒,有的人吃香烟等,便是最好的例子。

对我,吃臭鳜鱼可能是其中之一。在老徽州的不同地方,都吃了臭鳜鱼。厨师不同,上桌后口感多少也有点不一样。再后来,扬州有了徽帮菜,有了臭鳜鱼。相比之下,扬州徽派饭店的臭鳜鱼,不如在老徽州吃到的正宗。

这两年,网上也能买到臭鳜鱼。某宝、某东、某音,百花齐放。都说自家销售的最正宗。反正吃什么都是吃,买什么都是买,就分别买了回来自家做做,试试怎么样。好吃吗?不能说不好吃,只能说少一点点说不清的回味,而这一点点的“说不清楚”,便是差距。

当预制菜横扫市场的时候,没有什么做不到了。只是,预制菜的风味口感,远不能和饭店大厨现场操作所能比拟。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去做,有的可信,有的不可信。用在做臭鳜鱼这道菜,大体有点意思。

据说,现在很多饭店的臭鳜鱼,也是用预制菜炮制。假如来到老徽州也是这样,可惜了这顿跑。以“诚信立本”的徽商,不会这么做吧。果然,在歙县的某家饭店,再一次吃到正宗的臭鳜鱼,那感觉,绝了。

曾经。还在老徽州还吃过一次腊八豆腐,硬硬的尤为密实,是出门在外人的可以带着几个月不坏的上好干粮。对常年在外的徽商来说,能将家的味道留在身边,时间越长越好。腊八豆腐,便是其中之一。

用一句“对于吃,我们是认真的”的广告语来描述徽商,或许是符合的。他们可以吃二两银子一只的鸡蛋,也可以啃一口来自家乡、来自亲人的腊八豆腐、毛豆腐等。

顺便说一句,享誉京城和全国的王致和臭豆腐,也是徽州人的发明和发展。我至今没有喜欢上。这情况,在我的饕餮生涯中,不多见的存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