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秋为何要吃毛豆芋艿

2022/5/7 来源:不详

汉语以孟、仲、叔、季作为兄弟的排行,仲为第二,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于是被叫作“仲秋”,也写作“中秋”。古人规定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清明、中元(七月十五)、十月朔(十月初一)、冬至,以及亲人的忌日必须祭祀亲人,每月的朔望(初一和十五)也必须祭祖宗。

▲仲秋祭祖,图片来自上海图书馆

古代祭祀制度很复杂。祭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和现在相近,左上方的字是“肉”或“月”(现在汉字中的“肉”和“月”为同一偏旁),右边的字即“又”,古文中同“手”,于是“祭”即祭品中有肉食的隆重祭示或每月进行的常规祭祀。

▲“祭”在古文字中的不同写法

荐的繁体为“薦”,是一种鹿喜欢吃的草,也用来编织草垫,相当于今日使用的蒲团,跪拜时垫在“脚馒头”(沪语膝盖),于是“荐”又被引申为进献,举荐。

祭祀中“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就是讲,祭品中有肉、比较隆重的祭祀讲作“祭”。以上海地区为例,民间隆重的祭祀必须具备猪头一只(也可以用方肉一块或蹄髈一只)、鸡一羽,鱼一尾,合称“猪头三牲”,今沪语以“猪头三”骂人不懂规矩,即“猪头三——牲”的隐尾语,骂人为“畜牲”,而每月初一和十五的常规祭祀,不必使用肉食,只需备死去的亲人生前喜欢吃的饭菜就可以了。但每逢有时鲜的农副产品采摘或上市,生人不敢先食,必须先进献给祖宗后才可以食用,此礼称之“荐先”或“荐新”。江南仲秋,正是新鸭上市,毛豆、芋艿采摘的季节,八月十五又是祭祖的日子,于是毛豆、芋艿就是“荐先”供品,也成了节日必备的食品。▲清《图画日报》绘“卖糖芋艿”祭祀一方面是缅怀先辈,告慰祖宗,而另一方面就是祈祷祖先在冥冥之中的保佑。

毛豆音谐“毛头”,在沪语中指婴儿或稚童,而芋艿食用部分是长在地下的块茎,出土时,一定是中间一只颇大的芋艿头,四周相围着许多个体小一点的芋艿仔,如把芋艿头比作“阿奶”(沪语祖母),那许多相围的芋艿仔不就是“阿奶”生的许多子嗣吗!而且众多的子嗣围在“阿奶”身边,那就是阖家团聚的形象。

所以中秋食毛豆、芋艿出典于中秋“荐先”风俗,蜕变为祈子,祈祷团圆风俗。今天的上海仍有中秋吃毛豆、芋艿的习俗,有的餐饮店还免费特赠毛豆、芋艿一盆。本文节选自薛理勇发表在《夜光杯》上的《老底子,上海是这么过中秋的》,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薛理勇

年9月出生于上海。年大学毕业后即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参加筹建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风俗历史研究。现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等。已经出版的著作有《外滩的历史与建筑》、《上海租界史话》、《上海洋场》、“薛理勇说老上海丛书”等约六十余本;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词典》《上海掌故大词典》等。更多上海往事点击下方名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