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游子忆母亲的毛豆

2022/5/7 来源:不详

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 http://m.39.net/pf/a_6210222.html

掌上永新·窝里银的网络精神家园

  那是幼时,父亲刚外出打工,年轻的母亲除了要带着还年幼的哥哥和我,还要顾及家里的几头猪和牛。母亲每天都是忙碌之中度过的。刚开始,每到月底的那一天,村里的邮递员总会把一张元的汇款单传到母亲手里。忙碌的母亲总是放在手里,看了又看。

  父亲外出打工的第三个月,家里断粮了,隔三岔五赶集的日子,母亲不再挎着菜篮去买菜。月底的那天,我看见母亲不时的朝门口张望,但最终还是没盼来邮递员的影子。母亲的眼里明显多了一份焦急。那天,哥告诉我,家里只剩五块钱的开支了。

  几天后,父亲在电话里告诉母亲他们老板暂时发不出工资的事,还特意嘱咐母亲一定要去向大伯借一百块钱,别饿坏了我们。

  在我眼里,母亲是个不会轻易向别人伸手的人。即使在这个时候,除了母亲眼里那份难以发现的焦虑,我们依然能不时听见母亲的笑声。

  第二天下午,母亲挎着一个大竹篮出去了。快天黑时,我远远地看见母亲回来了。空空的竹篮里早已盛满饱满的毛豆。望着这些新鲜的毛豆,我似乎看到了母亲眼底的希望。

  晚饭后,母亲忙完家务,把我们召集起来。在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带着我们开始马不停蹄地剥起来。母亲说,得在今天晚上把这一竹篮毛豆剥完,明天早上拿到集上卖。母亲说,剥了皮的毛豆好卖些,价钱也比较高。昏黄的灯光把母亲躬着的身子折射在满是灰尘的墙壁上,一颤一颤,左右晃动着。

  剥到十二点,我就支持不住了。母亲看着我一脸疲惫的样子,叫我们哥俩赶快上床睡觉。我迟疑着,最后还是去睡了。哥比我懂事,坚持着说不困,要留下来。昏沉里爬上床,很快我便入睡了。夜半醒来,门檐下的那盏灯依然亮着,昏黄的灯光把夜色涂抹成一个遥远的童话。伴着光晕,能听见母亲和哥剥毛豆发出的声音。

  次日醒来时,我看见哥的大拇指都剥肿了,而母亲天蒙蒙亮时就已起来,挎着剥好的毛豆赶集去了。

(网络配图)

  晌午时分,我欣喜地看见母亲篮子里的毛豆没了,换来的却是满篮子的生活用品、蔬菜和一些肉。

  吃饭时,母亲说毛豆卖两块钱一斤,一共卖了35块。母亲边说边冲着我们笑,脸上鼻子上满是细密的汗珠。

  母亲就用这35块钱支撑着接下来那几日的生活开支。下一次赶集的前一天黄昏,母亲挎着篮子,又带上了我们,去田埂边摘足满篮子的毛豆。

  就这样,靠着田埂上种着的那上百株毛豆,母亲带着我们一起熬过了那艰难的两个月。

  而今坐在安静的小饭馆里,轻嚼毛豆,会想起母亲挎着竹篮带我们去摘毛豆的情景,会想起风吹起的那一浪浪毛豆叶,更会想起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和哥哥忙碌的身影……   

—写于年

-关于作者-

周齐林,籍贯江西,80年代中期生,广东文学院第五届签约作家,东莞文学艺术院第四届创作项目签约作家,有作品余万字散见于《青年文学》《天涯》《山花B版》《清明》《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作品》《广州文艺》《鸭绿江》《北京文学》《星火》《文学界》《青年作家》《朔方》《当代小说》《四川文学》《北方文学》《安徽文学》《特区文学》《短篇小说原创版》《黄河文学》等四十余家省级以上纯文学期刊。曾获华语民间散文第一大奖第四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首届东莞文学艺术奖,首届全国产业工人文学大奖新人奖,第三届全国产业工人文学奖散文提名奖,首届延安文学奖散文奖,首届扬辉小小说奖新锐奖,年度百花园优秀小小说奖,首届中国小小说擂台赛银奖,著有小说集《像鸟儿一样飞翔》,散文集《被淘空的村庄》。作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