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在了,老家难得回去一趟吉利因素

2023/6/6 来源:不详

北京治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昨天,回老家,参加一个邻居的葬礼。逝者是我的一个长辈,在生产队上工的时候,曾经同组劳动。一个月前遽然离去,今天是六七,按农村风俗,六七的前一天晚上开始就要请村里的人来吃饭,晚上会有通宵达旦的祭祀活动,用以纪念逝者,寄托哀思。

天气不错,我选择骑车过去。骑车的好处,不单是低碳环保,健身锻炼,还可以一路观景,想停就停,兴之所至,随时下车看看风景卖卖呆。过去几十年,来来回回行走在回家的路上,绝大多数都是骑车。骑车,让我更容易找到回家的感觉。

我住在城东,老家在城西边的乡下,回去得穿过大半个老城区。

从中楹桥过老通扬河,左拐,沿着人民路向西。望着路上络绎不绝的行人,听各种车辆行驶的声音,不由一阵感慨。人民路,这片县城曾经最为繁华的所在,60多年前,还是古镇的一条内城河,年才开始填河造路,渐渐成为今天的模样。主城区南移,市政府迁至老通扬河南边之后,这条繁华的街道也显得有些冷落了。

继续西行,到人民路与中坝路交界处,红灯亮起。与其等绿灯,不如趁便去西大街逛一逛。龙头一拐,去了多日不见的西大街。

为了防疫需要,西大街也做了封闭管理。从东侧的进口处,测体温,查健康码、行程卡,一一配合做好,进入了西大街。老街逶迤曲折,懒懒地仰卧在午后的阳光下,静谧空灵,有如垂暮的老人,晒着太阳在小睡。两边的棋牌室、咖啡店,按照防疫抗疫的要求,均已关门歇业,只有留守的几个店员关着门在里面打扑克。

很少的几个上了年纪的行人,看得出都是街上的老住户。街西头的虾脐店依然开着,两位老人不停地炸着麻团、虾脐、粢饭糕等茶点,虽是下午,仍不时有人前来购买。驻足一望,虾脐店的南边就是一出口。出去之后,又进入了人民路。

一路向西,追着太阳前行。过海安大桥,五里庙,到钟家涵右拐进入中横河大道(如今叫“胡双线”),这条通达胡集、双楼的乡村公路,修筑至今,大概也有20年朝外了。路两边都是农田。地里的水稻高可齐腰,还没有抽穗,翠绿翠绿的。

农户们有的在地里喷药治虫,有的在施肥,有的在除草,都期待着用自己的辛勤劳作换来粮食的丰收。

不大功夫,就到了老家的生产队里。遇着熟人,打过招呼,也不停留,直奔有事的那户人家而去。车子的车篓里放着祭品,按规矩是不能在人家门口随便驻留的。如果不注意,就会惹出大麻烦。到了那户人家,献上祭品,出了人情。向逝者叩头致哀。妻子上班,孩子们也没法回来,我替他们一一叩首祷祝。

因为疫情还在袭扰,办这样的大事,人员流动难免。我向主家打了招呼后,就踏上了归程。经过我家老房子,几个打扑克的妇女喊我歇一会。掇张小凳,让我坐下。彼此问候几句,询问了一些生活近况。也就没有什么话题了。父母在的时候,有聊不完的话题,父母不在了,可聊的话题很有限。堂兄叫我稍坐坐,回家到地里摘点毛豆荚、割点韭菜给我带回去。只要回家,堂兄必定要给我一些地里的土产。

趁着堂哥回家摘豆荚,我到老房子看了看。老房子被我姐姐出租给外乡人住了之后,我几乎没有进去过。门口的地里乱七八糟长满了蔬菜,藤蔓牵满了围墙。我们种的梨树、柿树、无花果树已经被姐姐挖掉了,只剩下一棵枇杷树还在,做了丝瓜的藤架。看起来不胜重负,一脸委屈。

东房间窗前的桂花树还是很瘦,个子倒是明显长高了。两颗苏铁,一片焦黄,我以为已经牺牲,细一看,中间的绿色还在,显然是缺少养护,艰难存活。

厨房里一个妇女在煮饭,灶台变成了操作台,妇女在上面切菜,有佛手瓜、豇豆。据介绍,佛手瓜是网上购买的,吃饭的有二十几个人,都是云南德宏州的。在这里做电力工程。食堂就放在我们家。

我堂哥告诉我,这些外乡人的饮食习惯,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吃肉通常是买一头猪回来,杀了之后,也不去毛,直接放在火上烧烤,烤不到或烤得不到位的,再用喷火枪烧,直至将猪皮烤得焦黄,然后用刀剐着吃。这样的吃法在我们这里,是不敢想象的。但他们已经习以为常。

堂哥给我弄了一大袋毛豆荚,一大袋子韭菜,把我的车篓都塞满了。

告别堂哥,踏上归程。经过父母的墓地,我下车步行,从毛豆地里来到墓前,行礼致敬。父母的墓地就在我家的承包地里,是父母生前确定的。父母走了之后,承包地都给了同组的姐姐。春种油菜夏种豆,一点点地方都不肯空着,要到父母墓地来一趟,就必须从茂密的庄稼中艰难穿行。父母墓地前栽了五棵松柏,长势不错。据堪舆的行家说,这是后人兴旺发达的预兆。我知道这也是父母的期望,我祈求他们保佑后人幸福安康。

从父母墓地转来,经过一片胡桑田,再回到胡双公路。

出发不算晚,一路走来,已经是夕阳西下了,估计到家就到晚餐时间了。上了车不再逗留,直接到市里。到了海安大桥,坡度不算大,即使是挂到最低档,上行骑得也很艰难。过去的三里闸大桥,坡度大得多,也没觉得吃力,可见人到了一定年纪,还是需要认输服老。

父母在的时候,老家基本上是周周回的。父母不在了,老家很少回去了,有时候一年也难回去一次。这次有事回一趟老家,留下一点文字作为纪念。

你的老家经常回去吗?回去之后都做点什么呢?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