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1遇见江城武汉的初夏
2023/4/20 来源:不详今年的五一与往常不同,假期由三天变成了四天。只是一天的变化,却让我们的旅行目的地有了更多选择,毕竟这种可选性是高铁飞机时代的恩宠。
武汉,别称“江城”(据了解,安徽省的芜湖市、吉林省的吉林市也叫江城),单从名字中就可以感受出这里丰富的江河和发达的水系。以往的五一让我去趟江城,我是想都不敢想,因为如此短的时间,你根本无法领略楚地深厚广博的文化,赶时间的结果,只是到武汉站拍张合影,然后匆匆赶上返回的列车。但这仅是打卡城市,它算不上旅行,用脚步丈量这里经历过的风雨,这才是旅行。
古诗的功劳,让我们一提武汉就朗朗上口,《唐诗三百首》的童年谁不会吟几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古人诗中的武汉总是充满离伤,毕竟九省通衢的举目茫然,毕竟含泪挥别的黄鹤空余,是再也无法回望的故长安,是写满遥遥无期的夜漫长。比起毛主席“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豪气,这些人远不及万分之一。
且说旅行吧,从设计路线、搜寻吃住、预留时间等等问题这些确实是一个精密的计划,所需要的APP也很多,高德、蚂蜂窝、百度、飞猪、小红书等等,当然还有些旅行目的地特有的APP,比如Metro新时代(武汉地铁便捷支付)。再经过筛选对比,做出最优选择,当然出行这么多次,还是状况大于计划,因为你永远不会精确等到下一趟公交。但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旅行。
黄鹤楼,门票60元,很多人都建议不要登楼,建议的理由还是最经典的那句:不上后悔,上了还是后悔。我觉得你完全用两个视角去看看就行,武汉长江大桥上和黄鹤楼下面。
户部巷,武汉著名小吃街,在武汉长江大桥下,从黄鹤楼步行20分钟可到,怎么走?向西跟着人海,实在不行就导航。这里就像成都的锦里、厦门的中山街、重庆解放碑美食街。
武昌起义革命纪念馆,当地人也叫“红楼”,就在黄鹤楼东南方向两百米处。凭身份证领票进入,除过周一全天闭馆,其余每天都可参观,哦,9:00开馆,下午17:00闭馆,16:00拒绝游客进入。他们还有分段时间的义务讲解,我记得好像是每半小时还是一小时,反正这个地方没讲解根本无法全面了解武昌起义的历史。
昙华林,这像是厦门的曾厝垵,很文艺的一条街。因为以上三个地点都在附近,从武昌起义革命纪念馆出去骑单车10分钟可到,每个城市的单车文化也不一样,相比其他城市,武汉哈罗单车多。但是旅行,且在附近,我选择步行,走了30分钟,沿途可以逛逛武汉的老城区、菜市场,菜市场那个物产丰富,真可以用琳琅满目来说。还有走出昙华林,便是湖北省中医大学。
楚河汉街,万达集团斥巨资打造的新景点。夜晚去是最好的选择。
武汉,也叫博物馆之城,这个地方的博物馆太多,省博,张之洞博物馆,还有些小众的博物馆。省美术馆在省博旁边,五一省博的人多啊,所以应该在9:00点开馆时带着身份证到,避免人海和排队,还有做好步行准备,附近真的很堵!另外说一句,越王勾践剑在4楼(这张照片挤了10分钟才拍到),曾侯乙墓编钟在1楼,这都是镇馆之宝。
武汉大学,这是必然要来的,毕竟当时的愿望是在珞珈山上成为一名国学大师。从省博出来坐公交,因为这样去武汉大学比地铁方便,而且可以看沿途风景,下车后走不到10分钟就能到看到这个著名牌坊。武大这座百年老校风景真的很美,校园也很大,我觉得骑车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还有些古建筑,最爱的是学生们天井式宿舍,因为楼顶便是风景极美、视觉极佳的民国式天台。漫步武大,以梦为歌。
顺着武大湖滨路,走出凌波门就到东湖了。此地的风景虽好,可是最好的风景是走出来的,因为东湖正如大家所说的最美的是磨山景区。走到东湖东路,我在次处刷了一辆单车,骑完七分之一的东湖(用时30分钟),我个人的感受的就是这里比西湖更适合骑行,一是路况好,二是没有太多人。很幸运,预报的是雨天,但所拍之处尽是充满阳光的初夏,恩,武汉的夕阳被我等到了。如果再有机会来武汉,我想骑遍东湖。
出了东湖一路骑到光谷,非常远,但值得一去!
梵高星空艺术区,将空间视错觉、镜子魔术、光影特效等技术运用在里面,蛮梦幻的。本来想在内景拍点景,但是人太多,拍照效果不佳。
晴川阁与黄鹤楼隔江相望,但名气远不如黄鹤楼,但一说还起来,还是忍不住让人想起“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句诗。融廊檐勾角、古典楼阁、园林秀美浑为一体,16:00之前带身份证进去看看吧!
武汉长江大桥就在晴川阁上面,穿过居民区,过火车甬道,一定要问附近居民,这样才知道路。去这里,我选择的是骑行。几年前有则新闻是一艘船不慎撞到武汉长江大桥桥墩,桥好着,船坏了。走在场面我才感受到,这座桥确实无比坚固。
因为担心骑行上立交桥会造成交通拥堵,所以绕了很远才到江汉区沿江大道,因为武汉要开军运会,这里在大修就不多叙述了。很多欧式建筑,著名的江汉关遗址也在这里,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写照。逛完后可在江汉关码头坐轮渡欣赏长江夜景。
至于饮食,我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造就了武汉的独特的饮食风格,大江大河里呆过的河鲜显然比小流小溪里的有灵魂。至于辣味,夏天潮热,冬天湿冷的气候,确实需要辣椒,但相比四川之饮食,武汉的麻味显得不重。
推荐几家店吧,没拍全,索性用网友的照片吧。热干面吃了很多家,但是还是蔡林记的好。
去尝尝了楚河汉街的老佛爷炭火蛙锅,味道鲜美,微辣刚刚好。小民大排档,这个地方真是人山人海,虽然没好听的名字,但这是我吃过最好的大排档了。
推荐美食:蒜蓉虾滑、炸藕夹、花甲、枯豆丝、凤爪,尤其是这个凤爪,软糯到骨头都可以融化在嘴里。靓靓蒸虾,推荐蟹脚面、小龙虾、凉拌毛豆、虾球,亲测确实不错,就是有些小贵。由于时间原因,夏氏砂锅没有去,听说也不错,以后有机会再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