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毛豆 > 毛豆种植 > > 夏日炎炎掘鞭笋

夏日炎炎掘鞭笋

2025/1/21 来源:不详

沈晓强

笋自古是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我国宋代大词人苏东坡曾说过“无竹则俗,无肉则瘦,若想不俗也不瘦,天天笋煮肉”。可见笋在古代就深受人们的欢迎。“尝鲜无不道春笋”,在春天的竹园里“春笋”满园都是,春笋在农家的餐桌上必是一道家常菜。

春天过后,春笋长高拔节,竹园里增添了许多的新成员,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到了夏季,春笋早已退出舞台,这时候在炎炎的夏日掘鞭笋是我们小孩子每天必做的“功课”。在我的家乡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春笋只可以在自家的竹园里挖,但掘鞭笋却可以全村行动,可以到任何一家的竹园里挖掘。

掘鞭笋一定要起早,去的晚了竹园里早已被人家翻过多次,你就只能轮到“漏网之鱼”。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忙上半天也不会有什么好收获。

掘鞭笋是一项技术活。它不像春笋一棵棵都露在外面。鞭笋绝大多数长在地底下,这主要因为它是从竹子的老鞭上向四周生长,这就需要你通过对地面的观察、分析、翻找才能找到。

我找鞭笋有四大“绝招”,每次出去都不会空手而回。

第一招是“看纹路”。如果地面上向上裂开的裂缝越大,就表示下面的鞭笋越大越长。我最喜欢找这样的大裂缝。清晨的竹园里还满是露水,我已经早早的在园子里用镰刀将地上的枯叶拨开,当我看到一条大大的裂缝时,我的心里有挡不住的喜悦。用镰刀小心翼翼地将泥土挖开,这时候鞭笋就会在下面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这时候只要将鞭笋两边的土轻轻挖开,用镰刀再将鞭笋的根割断,一根鞭笋就这样被挖出来了。

第二招,我把它叫做“乘胜追击”。在裂缝处找到了鞭笋。千万不能沾沾自喜。这时候,一定要在掘出鞭笋的地方的四周再用镰刀四处“鼓捣”几下。这样的“鼓捣”往往会带来意外之喜,一根鞭笋连带出二、三根,三、四根都有可能。这样的地方我们经常叫作“鞭笋窝”。谁找到“鞭笋窝”往往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第三招,“老坑新找”。这里所说的“老坑”是曾经被人挖出过鞭笋的地方,这种地方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其实这种地方,由于以前长出过鞭笋,过了一段时间它就自然又会长出新的鞭笋。所以,对于“老坑”,我经常会用镰刀在“老坑”里翻找,往往是我不经意间的几下拨动,一根鞭笋就已经露出它那白白的身影,只等我下手了。

第四招,“眼观六路”。鞭笋大都长在地下,但也有少数是往上生长的,只不过相对于地下的鞭笋,长出地面的鞭笋相对较小。在翻找鞭笋时,我一边“眼观六路”,就能及时发现那些长出地面的鞭笋。

小时候,我每天这样不厌其烦在竹林子里掘鞭笋,一个原因是物资匮乏,掘出的鞭笋可以做菜,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鞭笋的美味。鞭笋的“鲜”绝对超过春笋。用刀切几段鞭笋放入碗中,加入清水,放点油和盐,清蒸一下。保管你在吃饭的时候会食欲大开,对这碗清汤念念不忘。鞭笋可做汤,还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清炒。如鞭笋炒毛豆、炒肉丝、炒豆腐干等,都一样都会美味无比,令人百吃不厌。

长大后,从书中读到了关于鞭笋的营养价值,原来鞭笋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等功效。这样廉价美味又颇具营养的食品自然是家常名菜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